20151128047.jpg  

圖一。榮耀祖紋-來義鄉排灣手文展。臺博館本館二樓迴廊展區。展期:2015/10/6 ~ 2016/1/3。

 

20151128052.jpg  

圖二。

 

20151128053.jpg  

圖三。我總共花了兩天的時間刺文,因為當時已經懷了第一胎,便發生了很奇怪的事情,現場準備好的鐵炭灰無緣無故不夠而上不了色,所以這是禁忌。還好文手之後傷口沒有發炎腐爛,不然會更痛苦更糟糕,這也是個人認為蠻幸運的地方。(刺文時,家中若有人懷孕或是孕婦觀看、接近,便是違反了禁忌,容易使刺文傷口腐爛而失敗。)

 

20151128054.jpg  

圖四。

 

20151128055.jpg  

圖五。日本政府與國民政府都禁止我們文手,剛好當時是日本政府與國民政府正在交替的時間點,家中長輩鼓勵我們文手,所以才有這樣的機會。為了使文手傷早點復原,清晨我們會把雙手放置於石板屋簷降溫,以減輕疼痛;而當時愛慕我們的部落男士會積極地去採集草藥並搗碎榨汁,然後放置在布上擰出汁,滴在文手表面,以防止傷口發炎並加速癒合。

 

20151128056.jpg  

圖六。

 

20151128057.jpg  

圖七。來義系統的文手跟排灣族社會階級制度一樣有分等級,就像我們結婚下聘儀式會視階級而有不一樣的聘禮,當然也會根據我們出生的家族和長輩階級來決定文手的等級。這是我們從以前傳下來的部落規範,有非常嚴格的要求與規矩。這樣的習俗是我們排灣族自古以來維繫部落制度的規範之一,我們都要懂得互相尊重、互相包容、互相珍惜的道理,這就是部落長久以來生活中維繫情感的美德。

 

20151128058.jpg  

圖八。

 

20151128059.jpg  

圖九。我下了很大的苦心決定刺文,過程中忍受了許多痛苦,刺到一半時有些後悔,但還是要撐住。我先刺左邊,經過了一個月之後才刺右手臂,這之間就被老人家罵,其實他們是很希望能看到全部都刺玩,這讓我感覺自己必須更負責任。部落裡很多人並不知道我們排灣族有文身的傳統,我現在刺文完成,讓大家知道這是原住民本來就有的一個傳統。

 

20151128060.jpg  

圖十。

 

 20151128061.jpg  

圖十一。屏東縣來義鄉是排灣族手文耆老最多的鄉鎮,然而這些珍貴的文化傳統正逐漸凋零中。「來義鄉原住民文物」的駐館規劃員陳文山2012年起,邀集鄉內有心的族人,組織志工,遍訪來義鄉出身的手文耆老,進行田調訪談與攝影紀錄。這個團隊,從田野調查到展覽製作,不僅保存了珍貴的資料,同時也記錄下田野過程中與族人互動的情形,延續家族記憶及展現在地精神。

 

20151128062.jpg  

圖十二。 

 

20151128105.jpg   

圖十三。

 

20151128107.jpg  

圖十四。排灣族的社會階級制度與女子手文、男子文身的階級等級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,身上刺文的圖案代表著個人在部落的身份階級地位。換句話說,我們可以直接看到身上的圖文即可得知個人在部落的身份階級。如有越級的情形者,是會被部落的人所閒話而排斥的。

 

20151128108.jpg  

圖十五。

蛇形文--此文的菱形文樣如百步蛇身上的紋路,多文於手背最下方,靠近手腕之處,代表排灣族認為百步蛇是族群的祖先。

傳統領域文--上下一格一格的圖案如同每一處傳統領域都有地名位置一樣,都是家族所擁有;中間三角形圖文是代表河川與道路。整個圖案代表擁有山林、河川、傳統領域的家族,才能刺這樣的圖案。

 

20151128109.jpg  

圖十六。

 

蠍蛉形文--以形似兩隻翹起尾巴的蠍蛉()而得名,只文於每隻手指的第二指節上。

 

8字文/杵形文--以狀似搗小米用的杵臼而得名,後又以形似阿拉伯數字的8而稱為「8字形文」,只文於每隻手指的第二指節上。

 

20151128110.jpg  

圖十七。

掛鉤文--第一階級專屬圖案,也就是核心貴族階級才能文的圖案。字面上的意思為可吊掛物件的掛鉤,引申代表貴族可向族人收取物稅與獻品的權利。可分為「雙鉤式」與「四鉤式」兩種類型。

 

人形文--象徵貴族統治下的人民百姓,若無人民則是以8字文或是方形文代之。此文的人形會因部落、階級與工匠手法差異而有不同的變異。

 

20151128111.jpg  

圖十八。

 

太陽文--此文形似帶光芒的太陽,代表排灣族為太陽的子孫。

 

土地文--象徵土地的文樣,或為一種較簡單的「太陽文」。

 

方形文--亦稱「盤子文」。

 

20151128112.jpg  

圖十九。刺文前--接受刺文的資格,通常是該戶之長嗣有優先權;刺文前先經過家族長輩的討論,最重要且不可缺少的環節,是絕對要尊重該家族宗長的拜訪與授權;必要時需釀酒拜訪表示尊重與禮貌,而且宗長同意授權的內容還包含所授權的階級圖案,階級圖案會依照受文者階級來刺適合之圖案。

 

20151128114.jpg  

圖二十。刺文中。

 

祭儀--所有物件就緒之後,一定要進行祈福儀式,其祝詞內容為祈求刺文過程平安順利、圖案清楚亮麗等,以求過程順利成功。

 

刺文地點--選擇光線強且通風涼爽的石板屋外高臺,並將出入口用圍籬圍起來。

 

刺文季節--在冷颼颼的冬天來刺文,否則容易因為流汗而發炎,導致圖文變形或文路淡化,造成失敗。

 

禁忌--家中有人懷孕或孕婦不得觀看或接近,這種禁忌稱為以基魯個,違者容易使刺文傷口腐爛而失敗。

 

20151128115.jpg  

圖二一。

工具--主要是針刺(柚子樹刺或鐵針)、槌子、畫線;周邊使用物件則包括竹籃、布料、小椅子。

 

顏料--使用鍋底炭灰以及火燒過的小米梗灰,作為塗抹在刺文傷口上的顏料。

作業時間--女子刺文的順序大致先從手背開始,通常一天可以完成一隻手的刺文,所以至少需要兩天以上的時間才能完成刺文作業。男子文身的時間會更久,因為所要刺文的面積很大。因刺文的過程非常疼痛,所以要有非常大的決心和毅力

 

20151128116.jpg  

圖二二。刺文後。

 

刺文後須感謝辛苦的刺文師,故回饋禮也不能馬虎。因過去未以金錢交易,刺文工作成功結束後,可贈送的回禮是以如同結婚下聘的禮數一樣,來報答感恩。有的是贈送一整套服裝與配件、有的是贈送鐵鍋、有的是鐵耙、有的是宰一頭豬贈送半隻的豬肉等等,做為感恩回饋的禮數。

文手後常用特定植物加以冷敷及增加手文清晰度。手文後不盥洗、不碰水、由家人供餐、照顧生活起居,也會引來男朋友的關心與族人的好奇。

 

20151128117.jpg  

圖二三。排灣族的刺文傳統。

 

在排灣族語中,文手或文身都叫做:’iveci’e(發音:依福吉)。男子刺文在身體上半身的胸、背與手臂部位,女子則刺在雙手背上。

 

對傳統排灣族人來說,接受刺文是一種榮耀,也是一種身份的象徵。排灣族刺文講究的是:文如其分不同的出身家族、階級與身份各有不同等級的圖文。來自領導家系的宗長家族(頭目家族)的承繼者,可以文上較高等級的文樣,一般平民家族的長嗣,則可以財物贈禮取得宗長家族授權同意後,刺上合於其身份階級的文樣。

 

因此,排灣女子手背與男子身上刺文,就像服飾上的文飾、木雕上的圖案一樣,是一種身份的符號與階級權利的象徵,反映著排灣社會裡階級分明的階序理念。

 

20151128118.jpg  

圖二四。手文耆老聚「來義」。

 

排灣族的刺文傳統,在日本時代及國民政府時期都遭到當局的禁止而逐漸式微。唯有屏東縣的來義鄉,在民國34年戰後,統治政權交接之際,出現兩年短短的權力空窗期,傳統部落的宗長家族趁此鼓勵族人回復傳統的刺文。當時,在家長的鼓勵下,有不少部落的女性受刺手文,不僅延續排灣族珍貴的刺文傳統,也使得屏東縣來義鄉成為全國排灣族手文耆老最多的鄉鎮。

 

2013年統計的屏東縣現存34位手文耆老當中,來義鄉就佔了其中近三分之二的人數,稱得上是排灣手文耆老的「故鄉」。

 

20151128119.jpg  

圖二五。

 

20151128120.jpg  

圖二六。

 

20151128126.jpg  

圖二七。

 

20151128128.jpg  

圖二八。部落青年的祖紋尋根之旅。

 

保存在來義鄉的排灣手文遺產,在幾乎被人遺忘了六十多年後,終於被一位鄉內的排灣族青年所注意到。

 

陳文山是「屏東縣來義鄉原住民文物館」的駐館規劃員。他在2012年端午節部落活動時,拍攝到鄉內幾位文手的長輩,上傳網頁於臉書後獲得廣泛的迴響,才開始注意到來義鄉這份得天獨厚,卻逐漸凋零的文化遺產。

 

接下來的一年,陳文山邀集鄉內有心的族人,組織志工,遍訪來義鄉出身的手文耆老,進行田調訪談與攝影紀錄,並在2013年來義鄉原住民文物館推出來義鄉部落手紋耆老的故事」特展。

 

2015年,文山尋根來義手文的故事,經重新整理,移師於國立台灣博物館展出。遺憾的是,兩年前所訪問的21位耆老中,如今已有五位過世了。

 

20151128130.jpg  

圖二九。

 

20151128133.jpg  

圖三十。

 

20151128136.jpg  

圖三一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陽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